一秒记住【xiaoyanwenxue】精彩无弹窗免费!“罗辑思维荐书集锦(套装共24册)(.)”!
5终极恩惠(1995—2010年)
到1995年,桥水已拥有42名职员,管理着41亿美元的资产,这是我从未梦想过的,尤其是考虑到12年前桥水曾经缩小到只剩我一个人。尽管情况变得好多了,更稳定了,我们做的事却基本未变:与市场博弈,独立和有创意地思考如何押注,犯错误,把错误摆上桌面分析,找出根本原因,设计出新的更好的做事方法,系统化地落实这些更新,犯下新的错误,如此循环。凭借这种循环往复、不断演进的做法,我们持续改进我从1982年开始建立的投资体系。当时我们展示了,一些用计算机工作的聪明人能够击败大型的、设施完备的、已经确立市场地位的大公司。而现在我们自己正在成为设施完备的、已经确立市场地位的大公司。
随着系统里的决策规则和数据变得越来越复杂,我们聘用了年轻的程序员,他们能更好地把指示转化为代码,我们还聘用了聪明的大学毕业生,帮助我们进行投资研究。这些新的“神奇小子”中的一位,格雷格·詹森,在1996年以大学实习生的身份加入桥水。因为他表现突出,所以我挑选他做我的研究助理。在此后的几十年里,他做出了很多贡献,先是和我、鲍勃·普林斯兼任联合CIO,然后和我兼任联合CEO(首席执行官)。他也逐渐把我视为教父。
我们还投资于功能越来越强大的计算机。利用这些机器运行系统解放了我们,使我们不必再盯着市场的每日变动,可以从更高的层面思考问题,从而创造出新颖的、有创意的联系,为我们的客户进行创新。
发现通胀挂钩债券
在这段时间,我与戴维·怀特吃过一次饭,他掌管着洛克菲勒基金会的钱。戴维问我我会怎么管理该基金会的投资组合,从而创造比美国通胀率高5%的回报。我答道,杠杆化的外国通胀挂钩债券,加上与美元对冲的该国货币,这样的投资组合应该能实现这个效果。(必须是外国债券,因为当时美国没有通胀挂钩债券,而且它需要与美元对冲以便消除汇率风险。)
后来在回想这件事时,我意识到我们可以创造一种全新的、极为不同的资产类别,于是我和丹·伯恩斯坦开始更深入地研究这样一种资产组合。根据我们的分析,这种全新的资产类别的效果会比我们预想的更好。事实上,其效果将是独特的,因为我们可以通过设计,使其拥有与股权投资相同但风险更低的预期回报率,并长期与债券和股权投资保持负相关性。我们向客户展示了这一研究成果,他们很喜欢。不久之后,我们就成为第一家全球性的通胀挂钩债券管理者。1996年,美国财政部副部长拉里·萨默斯开始考虑美国是否应该发行本国的通胀挂钩债券,而由于只有我们管理着这种债券的资产组合,他把我们作为专家召去咨询。
于是我和丹前往华盛顿会见萨默斯和其他财政部官员,以及很多著名华尔街企业的代表。我们迟到了(准时不是我的长项),通往财政部大会议室的门紧关着。我不愿让这阻挡我,于是我一直敲门,直到有人开了门。那是一个大房间,中间有一张桌子,旁边是媒体旁听席。桌子旁的空位只剩一个了,上面摆着丹的名牌。只允许派一个代表,我们曾商定由丹担任,因为他已经做了很多准备工作。我忘了这茬,而是走到媒体席上抓起一把椅子,搬到丹旁边,也坐在了桌子旁。丹形容说,这场会议大体与我们在20世纪90年代遇到的情况一样:我们必须奋力搏杀,争取机会。拉里·萨默斯后来说,他从我们这儿得到的建议,对于构建这个市场是最重要的。当财政部后来引入这种债券时,他们遵循了我们建议的结构。
发现“风险平价”
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有了足够的钱为我的家庭设立一个信托,所以我开始思考,为了将财富传承给多代人,最好的资产配置组合应当是什么样子。在我做投资者的岁月里,我看到了各种各样的经济与市场环境,以及财富被创造和毁灭的各种途径。我知道什么能带来资产收益,但我也知道不管持有什么类型的资产,总有一天它会失去大部分价值。这些资产包括现金,现金是长期投资产品里最差的一种,因为它会因通胀和税收因素而不断贬值。我还明白,想要预见导致这些损失的波动是很难的。我毕生都在做这件事,也和其他人一样估错市场。当我不在时,我不敢保证其他人能把预估做好。通胀不停涨落,兴衰不断交替,找到在所有经济环境里都做得好的投资者就像大海捞针,即使找到了,他们也不是不老之身,所以这不是可行的办法。我不希望等我死后,我创造的、用来保护家人的财富尽付东流。这意味着,我必须创造一种能在所有经济环境中表现良好的资产组合。
我知道经济环境的哪种变化能引起资产类别的变化,我也知道这些相关关系在几百年里基本保持不变。只有两个重大因素需要担忧:增长率和通胀率。这两者可以升也可以降,所以我发现,如果找到4种不同的投资策略,每一种适用于一个特定环境(增长率上升加通胀率上升,增长率上升加通胀率下降,以此类推),我就能创造一种资产配置组合,它足够均衡,可以在长期里表现良好,同时又不会遭受不可接受的损失。因为投资策略总是保持不变,所以几乎任何人都能使用。于是,在鲍勃和丹的帮助下,我创造了一种资产配置组合,在以后的100多年的时间里,我都可以放心地把我的信托资金投入其中。我称其为“全天候资产组合”,因为它适用于所有环境。
1996—2003年,我是投资于该组合的唯一“客户”,因为我们没有把它当作一种产品出售。但在2003年,一个老客户,威瑞森无线通信的养老基金主管告诉我们,他正在寻找一种适用于所有环境的投资方法。在威瑞森投资这个组合以后,其他客户接踵而来,12年之后,我们已经管理着近800亿美元的资金。这是另一个重塑全行业的新概念。看到它的成功之后,其他投资管理者也纷纷推出了自己版本的投资组合。现在这种模式统称为“风险平价”投资。
继续做一个出色的精品店,还是发展成一个大机构
随着我们的员工和企业文化创造了这些重塑全行业的投资产品,桥水真正地起飞了。截至2000年,我们管理的资金超过了320亿美元,是我们5年之前管理资金的近8倍。人员数量翻了一番,于是我们搬出了位于商场区的办公室,搬进了一个更大的办公场所,位于索格塔克河畔的一个自然保护区里。尽管我们持续发展,但并不是一切都是一帆风顺的。在拓展这个企业的同时管理投资,我需要同时做两份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培养两种不同类型的技巧,同时还要做个好父亲、好丈夫、好朋友。这些角色提出的要求不断变化,所以我需要的技术和能力也在变化。
多数人以为,发展一家大型企业伴随的挑战,大于发展较小企业伴随的挑战。但事实并不是这样。从一个5人组织发展为60人的组织,从一个60人的组织发展为700人的组织,从一个700人的组织发展为1500人的组织,挑战性是一样的。回头来看,我不能说在我们经历的任何阶段,挑战的困难程度有过变化。它们只是性质不同。例如,当我一个人时,我的挑战是几乎一切都要亲力亲为;当我学到更多东西、赚到足够的钱聘请其他人时,我的挑战是管理他们。类似地,与市场和经济波动博弈的挑战也是不断变化的。我原来没想到但现在很清楚的是,尽管一个人会越做越好,但如果他想要更上一层楼的话,难度并不会降低,比如一个奥运会选手会发现,他面对的运动难度和一个新手面对的一样大。
不久之后我们就面临着另一个重要抉择:我们要成为什么样的企业?我们应该继续扩大规模,还是停留于现有的规模水平?
到2003年,我已经认定,我们需要把桥水发展成一家真正的大机构,而不是继续做一个精品店规模的投资管理机构。这么做将在许多方面让我们变得更好:更好的科技,更好的安全掌控,更丰富的人才资源——这些都将让我们变得更稳定、更持久。这意味着聘用更多技术、基础设施等领域的人员,以及更多的HR(人力资源)和IT(信息技术)部门的员工来培训和支持新员工。
吉赛尔强烈主张我们不应该扩大。她认为引入大量新人将威胁我们的企业文化,同时我们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招聘、培训、管理他们,这将冲淡我们的工作重点。尽管我赞同她的观点,但我不想安于现状,不尽力突破。我对待这个分岔路口情境的方式和对待其他类似情境一样:我们能不能鱼和熊掌兼得,只不过是对我们创造力和性格的检验。例如,我可以设想各种方式,利用技术帮助我们招聘大部分所需的新员工。在慎重权衡了这些问题之后,我们决定扩大。
充实原则
自鲍勃、吉赛尔和丹在20世纪90年代将那份“瑞的反馈备忘录”提交给我以来,我就像记下我的投资原则一样,更清晰地记下并分享我的工作原则。最开始的方式是和全公司分享我总结的哲学语句和邮件。接着,每当发生什么新情况需要我做出决策时,我就思考一下我做出该决策的标准,然后将其作为一项原则写下来,这样大家就能看到具体情况、我对待这些情况的原则,以及我的行动之间的联系。于是我们开始越来越多地把所有事情都看作“类似情境的重现”,例如聘用、解雇、确定薪酬、对待不诚实行为等,而这些情境有着各自的应对原则。通过把原则明确地写下来,我就能让大家一起思考、改进并遵守原则,从而培养一种创意择优的做法。
原则的数量最开始很少,后来逐渐增多。到21世纪最初10年的中期,桥水开始快速扩大,迎来了许多新的管理者,他们努力了解和适应我们独特的企业文化,并越来越多地向我请教。还有一些桥水以外的人开始问我,他们如何创建自己的创意择优。于是在2006年,我草拟了一张列表,列出了约60条“工作原则”,将其分发给桥水的管理者们,以便他们自己评估、讨论和理解这些原则。我在开头的备忘录里写道:“这是一个草稿,但我写出来是为了让大家提建议。”
由此开启了一段持续改进的过程,我们遇到了很多新情况,从中总结出应对原则,然后和桥水的其他领导者、管理者一起制定这些原则。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遇到了在管理企业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几乎任何事情,也总结出了几百条几乎覆盖一切的原则。就像我们的投资原则一样,这些原则成为某种“决策库”。你将在“工作原则”中看到的内容就是以这些原则为基础的。
但只编写和教大家学会我们的原则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遵循。随着桥水变得越来越大,遵循原则的方式也在不断演进。在桥水发展的早期,所有人都互相认识,所以极度透明很容易实现:大家可以随意参加各种会议,不拘礼节地彼此沟通。但随着我们不断扩大,这在事实上变得不可能了,变成了一个真正的问题。如果大家不能了解一切,怎么能有成效地落实创意择优呢?没有了透明性,人们会曲解各种事情,使之符合自身利益,有时甚至会秘密地这样做。问题将会被隐藏,而不是被摆上桌面、得到解决。想要拥有真正的创意择优,就必须透明,以便人们自己找到真相。
为了确保这一点,我要求对几乎所有的会议都录音,让所有人都能了解会议内容,只有极少数的例外,比如会议讨论内容是个人健康等私密问题,或者是关于某笔交易、某项决策规则的独家信息。最初,我把未经剪辑的管理层会议录音发给全公司,但这对职员的时间来说是个沉重的压力。所以我后来组建了一个小团队剪辑录音,集中选出最重要的片段,而且我们逐步增加问题,从而制作可用于培训的“虚拟现实”案例研究。这些录音带逐渐成为针对新员工的“新兵训练营”的一部分,也是一扇窗口,透过它人们可以看到层出不穷的新情况,以及相关的应对原则。
基于如此的开放性,我们可以就各自的行为及其理由展开一些非常坦率的讨论,通过讨论,我们能加深对彼此不同思维方式的理解。这能展示大家五花八门的思维方式,对所有人都很有启发。至少,现在我能够更好地理解曾经把我气得半死的那个人了。而且我认识到,如果管理者不知道员工不同的思维方式,他就不知道员工将如何处理不同的情况,这就像一个工程领队不知道他的设备将如何工作一样。在这一深刻认识的引导下,我们开始探索如何通过心理测试了解人们不同的思维方式。
发现心理测试
在我的孩子们还很小时,我让一位聪明的心理学家苏·昆兰对他们进行测试。事实证明她的评估很精确,为孩子们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路线图。因为这项测试很成功,所以我和昆兰以及其他人合作,试图找出最好的测试方法,对我的同事进行测试。2006年,我第一次做了MBTI(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测试,并发现它对我的倾向描述得很准确。
MBTI测试结果描述的很多差异,例如喜欢关注宏观概念的“直觉型人格”和更关注具体事实与细节的“感觉型人格”,对于理解桥水内部的冲突和分歧很有用。我开始寻找能够帮助我们加深对彼此理解的心理测试。一开始进展得很慢,主要是因为我找到的大部分心理学家都对探索差异表现出惊人的不情愿。但最终我找到了几个不错的人,尤其是心理学家鲍勃·艾兴格,他给我介绍了许多其他很有用的心理测试。
2008年年初,我让桥水的大多数管理者做了MBTI测试。结果让我吃惊,我不相信一些人真的使用测试结果所描述的方式进行思考,但当我请他们以1—5的数字来给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打分时,80%以上的人打了4分或5分。
创建“棒球卡”
在采用了MBTI测试和其他心理测试之后,我还是发现,我们难以把看到的结果和制造这些结果的人联系起来,从而对人有充足的了解。同样的人还是不断参加同样的会议,以同样的方式做事,得到同样的结果,而不试图理解为什么。(我最近看到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存在一种认知偏好:人们总是会忽视显示一个人在某件事上做得比另一个人好的证据,而认为两个人做得同样好。我们当时看到的就是这种情况。)例如,缺乏创造力的人被安排去做需要创造性的工作,而不关注细节的人被安排去做细节导向的工作,等等。我们需要找到一种方法,把显示不同人个性的数据做得更加清晰、准确,于是我开始为员工创制棒球卡,列出他们的“指标”。我的想法是,这些卡可以被传阅,安排任务时可以参考。就像你不会安排一个在防守方面表现得很好但打击率仅为0.160的外野手作为第三棒出场一样,你也不会安排一个拥有宏观思维的人去做需要关注细节的工作。
一开始,这个想法遇到了很多抵制。人们担心这些棒球卡会不准确,制作起来太费时间,即使制成了也只会是对不同人特点的不公正的僵化表述。但逐渐地,对于这种开放地探究不同人个性的做法,所有人的态度都出现了180度的大转弯。大多数人发现,向所有人公开展示这些信息,更能起到解放作用而不是抑制作用,因为当这种做法常规化以后,人们就会像家庭成员一样彼此坦诚相待,在工作中舒适地做真实的自己。
因为这种运作方法很不寻常,所以一些行为心理学家到桥水对其进行评估。我强烈建议你们阅读他们做出的非常正面的评价。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鲍勃·基根称桥水“以一种形式证明了,追求商业卓越和寻求个人价值的实现,不一定是相互排斥的,而是可以相辅相成”。
我还必须说明,我当时的个人生活环境也引导我关注心理学和神经学。尽管在大多数时候我在本书中不会谈及我家庭成员的生活以保护他们的隐私,但我想告诉你们一个关于我儿子保罗的故事,因为这个故事与本书的叙述有关,而且他也不讳言这件事。
从纽约大学的帝势电影学院毕业后,保罗去了洛杉矶工作。到了之后,他要找一个公寓,所以暂时住在酒店里。有一天他走到酒店前台,把人家的计算机给砸了。保罗被捕入狱,并遭到狱警痛打。最终,他被诊断患有双相障碍,被释放后交由我监管,并被一家医院的精神病房接收。
由此,我和保罗、芭芭拉开始了持续三年的反复折腾,保罗时而出现极度的躁狂,时而陷入极深的抑郁,我们在复杂的医疗系统里来回奔波,并与当时执业的一些最聪明、最有同情心的心理学家、精神病专家和神经科学家讨论。痛苦和迫切的压力最能激发人的学习动力,而我正在承受这样的压力。有时我觉得保罗好像正在悬崖边摇荡,快要跌下去了,而我只能用手抱着他。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不知道我还能不能坚持,他会不会从我的怀抱中滑落。我频繁和看护保罗的人交流,以便弄清楚他的状况,以及应该怎么办。由于保罗得到的帮助和他自己的优秀个性,他度过了这场磨炼,而且这段经历让他变得更优秀了,因为他培养出了一些他过去没有但很需要的优点。保罗曾经很野,深更半夜才回家,做事一团糟,吸大麻、喝酒,但他现在老老实实地吃药、冥想,早早上床睡觉,拒绝毒品和酒精。他曾经充满了创造力,但缺乏自律,而现在他两方面都做得很好。最终,他比过去更有创造力了,快乐地步入婚姻生活,养育了两个儿子,成为一个富有成就的电影制作人,并投身于帮助双相障碍患者的事业。
保罗在自己患有双相障碍这件事上极度透明,而他在自己患有此病的同时仍然帮助其他人,这些都给我以启示。他饱受欢迎的第一部剧情片《触火之恋》,让许多生活可能被双相障碍毁掉的人既看到了希望,也看到了他们未来的前行道路。我记得我曾观看过他拍摄的一个场景,该场景基于我和他的一次真实对话,当时他处在躁狂中,而我在努力和他讲理。我既能看到演员扮演的、处在最糟糕状态下的保罗,也能看到正在指导拍摄的、处在最良好状态下的真实的保罗。看着眼前的场景,我的脑海里闪过他的整个经历,从曾经的深渊最底层,直到浴火重生,成为站在我面前的这个坚强的英雄,一个致力于帮助其他人摆脱他曾经经历过的困难的人。
这段走出地狱的历程,让我对人们看待事物是如何不同以及为什么会产生这些不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了解到,我们的思维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心理因素决定的,是可以改变的。例如,保罗躁狂和抑郁的交替,是因为他大脑中的多巴胺以及其他化学物质分泌不稳定,所以控制这些化学物质,控制影响其分泌的活动和刺激因素,就可以改变保罗的状态。我了解到,富有创造性的天才和疯子可能只有一步之隔,能给人带来洞察力的化学反应也能造成扭曲,而一个人被自己的大脑困住是件极其危险的事情。当保罗处在“疯狂”状态时,他总是相信自己不合逻辑的说法,无论这些说法在别人听来是多么奇怪。尽管这在双相障碍患者身上表现得更为极端,但我在几乎所有人身上都看到过类似的迹象。我还学到了,人们可以控制大脑的运行,以带来比过去好得多的结果。这些深刻见解帮助我更有效地和人打交道,我将在“理解人与人大不相同”中对此进行详细说明。
让桥水坚如磐石、锋利如刀
我在2008年6月的年度集体大会上说,在我看来,桥水一直都是“既很差又很好的”。5年前,我们决定把桥水建成一个大机构,经历了5年的快速增长后,我们遇到了一系列新问题。这一点也不新鲜。从我创办桥水开始,我们就一直面临一定的问题,因为我们总是在大胆创新,犯下错误,并快速地改进。例如,在我们经营桥水期间,科技发生了飞速变化,我们使用的工具从计算尺变成电子表格软件,又变成先进的人工智能。在变化如此之多、如此之快的情况下,随着更好的新东西不断涌现,一心要让所有东西“刚刚好”似乎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我们以一种轻巧、灵活的方式打造我们使用的技术,这样做在当时是合理的,但也导致了许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麻烦。这种快速、灵活的做法迅速在公司内部推广开来,尤其是在随着我们的发展几个部门已经不堪重负的情况下。保持先进一直是很有意思的,但我们在让自己坚如磐石方面面临着挑战,尤其是非投资部门。桥水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实现更新,但这将是不容易的。
2008年,我每周花大概80个小时的时间做我的两个全职工作(管理我们的投资以及管理公司),而在我看来,我在这两方面做得都不够好。我感觉,无论是我还是整个公司,都在从各方面都很优秀的状态倒退。一开始,我一直能够兼顾投资管理和经营管理。但现在公司的规模变大了,经营管理方面需要很多时间,而我拿不出这么多时间。我对自己所有的投资职责和经营职责进行了运行效率分析,结果表明,要在投资管理和经营管理两方面都保持卓越,满足我的期望,我需要每周花费约165个小时。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我想尽量把工作委派给别人做,所以我询问其他人是不是也能很好地胜任我的工作,如果是的话,他们是谁。所有人都认为,我的大多数职责是不能稳妥地下放给别人的。显然,我做得不够好,没有及时找到和培训其他人来代行我的职责。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小农女种田忙 穿越梦境 市场·情场·官场 守城使 神王殿 沈再云夏顾雪重生鉴宝 天才萌宝:爹地超宠妻 夫人,总裁他罪不至死 盗墓笔记之尘封的记忆 蜜宠霸爱:厉少,你失宠了 她切回满级大号了 人在航海,开局艾尔沃特海战 重生年代:胖厨娘的红火小日子 重生九零之神医商女 世家三代录 重生:影后夫妇疯狂撒狗粮 面对秋阳 婚心动魄:我的神秘大boss 前妻别跑:偏执慕总放肆宠 凰谋天下
好书推荐:三个儿子无人养老,重生家产全给女儿我的徒弟不对劲小师妹别躺了宗门要没啦不抢钱,我怎么修仙?你好,我的1979仙鼎奇缘官妻:我本布衣,美人扶助进省委宦海红颜香两小无猜(校园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三个儿子无人养老,重生家产全给女儿隔壁机长大叔是饿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