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传说

乐文传说>罗辑思维 推荐书 > 第五章 美利坚合众国的命运(第2页)

第五章 美利坚合众国的命运(第2页)

底特律到底发生了什么?城市的繁荣或衰落没有固定模式可循。像丹·吉尔伯特(DanGilbert)这样对底特律充满情感的亿万富豪以及像快速贷款公司这样的企业已开始购买底特律中心城区的写字楼、支持轻轨建设并斥资清理废弃住宅和工厂。这些措施让已经大大缩小的核心城区重新焕发了生机,让城区变得更干净,适于居住,至少底特律居民不用再忙着搬离,拆除废弃设施也意味着在外观上跟过去的辉煌和痛苦说再见。当然也有人提出更加激进的计划来重振底特律,想让这座城市恢复过去的规模和地位,例如把底特律变成免税区,设立底特律专区来接纳拉丁美洲和亚洲移民,把底特律转让给加拿大,因为加拿大联邦政府会提供的20%的城市预算,大大高于美国(不到10%)。

美国还有数十个城市在风雨飘摇中,债台高筑,也找不到合适的产业模式。由于财政吃紧,市政福利难有改善。许多这样的城市因种族分裂和贫富差距而人心浮动,2014年在密苏里州弗格森发生的大规模骚乱就是彻底曝光在媒体上的活生生的案例。这些城市的经济状况是如此糟糕,不平等现象是如此严重,应该被视为不发达地区。华盛顿试图帮助这些城市给警察和公交车司机发工资,为其市政债提供担保来筹钱发放养老金,为其提供投资返还和减税政策来推动就业和创业,但这些支持措施只是杯水车薪。创造几个新的就业岗位并不是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战略,要想让经济发展可持续,就要对亟待升级的基础设施以及新兴全球竞争性行业进行投资。比如,底特律的汽车黄金年代已经过去,现在这些生产不足的工厂应该迅速转向其他交通设施,例如美国急需的动车组。美国的太阳能产业现在有超过20万个就业岗位,每年增速达到20%。在美国商务部推行的“选择美国”全球招商行动中,美国代表团访问了从波兰到印尼的世界各个地方,希望能吸引资金投资于美国的城市,这项行动极其有必要,但预算依然不足,这其实是在通过人为努力来达到过去自然生发的状态:让美国成为全世界最有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

因此美国需要推行宏大的就业策略,其核心应该是提升工人的技能并让他们流向工作机会较多的区域。正如对克利夫兰开展研究的学者所指出的那样,“人口流动就是经济发展”。克利夫兰为科技创业企业提供优惠措施,同时希望能吸引奥斯汀和西雅图的大学毕业生。位于匹兹堡的卡耐基梅隆大学附近集中了一系列科研实验室,因此尽管匹兹堡的人口因为工业沦落出现下降,但匹兹堡软件、生化科技以及高新材料行业的收入却在上涨。在密歇根州,具体是在密歇根州西部,也有许多高水平的工程师,那里的企业不是制造汽车或飞机零部件,而是生产用于电子和感应器材的光学产品,这些产品目前还处于供应链的顶端,中国工厂目前还无法达到这样的水平,至少现在还没有。

也许美国的就业是在流向亚洲,但如果能妥善利用回流资金,美国依然可以保持优势。中国不仅出口产品,也在不断出口资金和人才。中国的国家开发银行就同意为美国最大的建筑商莱纳房产提供将近20亿美元的信贷额度,这些资金将用于完成旧金山两个拖延甚久的房地产开发项目(项目名称分别是“珍宝岛”和“猎人角船厂”),这两个项目的重新启动将创造数千工作岗位,建成超过两万套住房以及配套写字楼和商业设施。旧金山的房价有望因此稳定下来,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背后的功臣却是来自中国的资金。来自中国的资金以及高科技和金融行业的财富正把洛杉矶(以及纽约)变成像伦敦这样的世界富豪集中地。

如果看总额,中国企业每年投资于美国城市的资金高达130亿美元。俄亥俄州的托莱多曾经被称为美国的玻璃之城,但现在托莱多的玻璃产业被中国彻底击垮。如今托莱多开始吸引中国投资者来购买当地的酒店和工厂,与中国设立学术合作和艺术交流项目并充分利用其低成本优势和贴近芝加哥的区位优势(芝加哥也在推行一个项目,将自己定位为对中国最友善的美国城市)。中国还与美国各州商讨建立类似深圳的经济特区,这样中国就可把工业供应链转移到美国境内以减少关税。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提出要在博伊西机场附近建设50平方英里的可自主发展的科技区,区内会设立制造厂和工人宿舍楼。或许在未来几年,类似这样的中国商业桥头堡会在美国四处开花,大多数州政府也将伸开双臂欢迎这些投资。如爱达荷州的副州长布拉德·里特尔(BradLittle)所说:“亚洲有的是钱。”

亚洲也有的是人。受金融危机、教育债务等其他因素的影响,美国的家庭规模正在变小,各行各业,从家政护理到高科技创业,都需要更多的外来移民。美国的南部各州虽然历来都不受重视,但现在有不少人愿意去那里试试运气。由于中国国内房地产泡沫风险加剧和反腐行动深入,中国公民现在已经成了美国房地产市场最大的外国买家,甚至超过了加拿大。中国人也是美国EB-5投资移民最大的来源国,该移民方案规定,只要在联邦政府同意的项目中(联邦政府不会担保这些项目)投资50万美元,就可申请绿卡。新的EB-5签证的受理处分布在南部的路易安那州、密西西比州和其他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州,由此来吸引国外的资金。这些外来的房地产投资者很少去关心自己所投资房产的真正价值,他们唯一关心的就是能否拿到美国护照,尤其是自己未出生的孩子。

但申请加拿大投资移民的中国富人数量是申请美国投资移民人数的10倍:现在美国EB-5项目的中国申请者大约是每年6000人,但加拿大的投资移民项目申请人数高达6万。加拿大要求每个投资移民家庭的投资门槛是160万美元,或对加拿大科技创业基金投资100万美元就有资格申请长期签证。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还在售卖人民币债券来加深与中国大陆的金融合作。现在的温哥华被称为“温港华”,因为这是中国“游艇移民”的重要目的地(这些移民的富裕程度远远超过那些20世纪坐着“舢板船”前来的亚洲移民),这些移民将温哥华的房价炒得很高,迫使许多本地人搬往郊区。终有一天,温哥华的人口结构会像其天际线一样——更像香港,而不是多伦多。中国有个成语说得好:狡兔三窟。

北美西海岸的亚洲化反映了跨越太平洋汹涌而来的资金潮和人潮。或许中国对资本外逃的打击,以及美加两国移民政策的收紧会稍微遏制住这种趋势。但中国的金融开放又会让更多的资金涌向海外,现在持有中国护照的投资者走到各处都颇受追捧:绿色美元被染“红”了。

跨越全球最长国境线的水和油

数百年来,自然资源的供给状况都会引发经济移民浪潮,人们会跟随资源寻找工作和财富。如今,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的麦克默里堡就是资源新城的代表,移民蜂拥而来,追逐“石油财富梦”。在1973年石油输出国组织实行禁运措施后,加拿大才想到去开采那里的油砂矿(矿区面积比英格兰还大)。突然之间麦克里堡就成了一座新城,1980年时,其人口就增长了两倍多,达到3万人。在过去10年,人口规模更是暴涨至8万。

但这只是官方统计数字。全球具有高度流动性的劳工,就像在迪拜打工的菲律宾人或巴基斯坦人,也开始转向麦克默里堡,在城市外围和石油公司负责管理的土地上至少还有5万人住在流动宿舍里做着各种工作。这些人包括石油钻机操作工、电工、卡车司机、餐厅服务生、调酒师甚至妓女等,总之一切能保证人们士气和油田运转所需的人,哪怕是在严寒的冬季也不例外。尽管最近油价下跌让麦克默里堡的热度有所下降,但其基本发展态势并未改变。这座城市就是当今时代的“狂野西部”,但最终麦克默里堡会有稳定的人口、封闭式社区以及更加完善的机场和其他市政设施,让这座城市成为真正的全球供应链上的新节点。

麦克默里堡也预示着加拿大经济重心将慢慢从东部转向西部,因为西部有油砂矿、钾盐以及钻石等丰富矿藏。(北边的钻石开采中心耶洛奈夫的人均年收入超过10万美元。)加拿大正在向西拓进:历史上首次出现安大略省西边的人口数量超过其东边的人口数。育空地区、阿尔伯塔省、萨斯喀彻温省、马尼托巴省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在议会的席位都在增加。曾在2006~2015年担任加拿大总理的斯蒂芬·哈珀就来自阿尔伯塔省,现在看起来,有着穆斯林–印度–坦桑尼亚血统的卡尔加里市长奈希德·奈什(NaheedNenshi)很有希望在未来成为加拿大总理。

美国人现在有必要去了解这些加拿大省份,因为以后美国的淡水可能就会来自这些地方。美国的供水、农业和人口生态系统正变得非常脆弱,尤其是在亚利桑那和内华达等经济高速增长的西南各州,因为退休人员和来自“锈带和阳光地带”的人在纷纷涌入。菲尼克斯的居民数量已经突破400万,但正如拉斯韦加斯、斯科茨代尔甚至墨西哥巴哈等城市一样,菲尼克斯也依赖科罗拉多河的供水,但这条河的上游是严重缺水的加利福尼亚州,加州的持续干旱和水库储水不足已经使得水果和坚果之外的农业产量大受影响。尽管珍贵的水资源日益稀缺,加州的人口却还在增长。最近频发的森林火灾更是让加州的缺水情况雪上加霜。附近的米德湖(由胡佛水坝拦蓄而成)已经快到历史最低水位,这有可能使2000万人的供水出现问题。一名市级官员这样评论:“没有米德湖,就没有拉斯韦加斯。”

如果米德湖最终枯竭,加拿大对美国销售的大量瓶装水也不足以满足美国用水需求。淡水或许会是“21世纪的石油”,但加拿大还不太愿意将淡水这样的宝贵资源商品化。由美国8个州和加拿大两个省份在2008年签订的《五大湖区协议》约定,禁止美加两国对五大湖的水改道,为此像威斯康星州沃基肖这样水资源一度丰富的城市也陷入了用水紧张状态,因为这些地方的居住人口和工业活动还在增加。如果没有来自加拿大的淡水资源,很难想象美国可保持玉米和大豆出口量占世界出口总量13的地位,尤其是美国对玉米种植的补贴政策导致奥加拉拉蓄水层的快速流失(这里提供了美国大平原地区13的灌溉用水),也加重了水资源的农药污染。美国城市浪费水资源的情况依然严重,因为美国是根据用水总量来收费,而不是根据不同用途区别定价。即使在从加利福尼亚州到佛罗里达州的海岸线上建设20多座海水淡化厂,也不足以解决美国淡水供求失衡问题。

现在是时候去重温那些被搁置的水利项目了,其中包括加拿大著名水利工程师汤姆·基兰斯(TomKierans)提出的“大循环和北方发展运河”项目,以及命运多舛的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北美水利电力联盟”,这两个项目都借鉴了荷兰和中国在修筑堤坝和运河方面的经验,将加拿大北部育空地区和哈得孙湾的淡水利用起来,通过1600公里长的落基山脉沟渠和五大湖区将水输送至人工水库和跨盆地运河,这样既能补充奥加拉拉蓄水层,也可增加科罗拉多河的水量。在未来20多年的时间里,蒙大拿州冰川国家公园的最后一座冰川预计会彻底消失,因此引入加拿大北部的水资源,为南方补充供给的同时,也有助于防止未来的洪灾。

无论是从规模还是成本角度看,这些水利项目的重要性就相当于美国州际高速公路网。李约瑟曾将中国古代运河和治水技术称为“水利文明”,如今美国也要拥抱水利文明,修建跟油气管道同样长度的输水管道,将水输送至得克萨斯州和亚利桑那州,甚至是佐治亚州和佛罗里达州,因为那里地下水资源正迅速枯竭,出现了海水替代的迹象。“北美水利电力联盟”项目甚至设想通过核爆炸来形成地下壕沟和水库,并用核电站作为动力将水输送到北美大陆各处。鉴于当前大规模的城镇化和水资源的紧张程度,或许这是核武器和核能的最佳用武之地。

水资源供给只是北美地区必须更加重视地理条件,而不是政治的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在能源。自2003年北美东北部自多伦多到巴尔的摩的地区发生大规模停电事故以来,加拿大公司就开始铺设横穿新英格兰的水下和地下电缆,将魁北克丰富的水力和风力发电输送到所需之地。目前已经有30多条横跨美加边境的油气管道,另外还有数十条管道正在规划当中,最知名的当属加拿大运输公司的颇具争议的“拱心石XL”管道,这条管道将连接阿尔伯塔省和美国的内布拉斯加州、得克萨斯州。这将增加对美国的石油供给,南达科他州的页岩油南下,加拿大的石油抵达休斯敦附近的阿瑟港,由此可将石油卖到大西洋对岸。阿瑟港现在已超过洛杉矶和纽约成为美国最繁忙的港口。不管能源价格如何,互联互通设施都会带来收益:北美大陆最大的管道经营公司金德尔摩根已建立起庞大的油气储运帝国,公司估值超过1500亿美元。

就像每个沙特公民都会对“加瓦尔”感到自豪,那里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油田,美国人现在对自己的页岩层也如数家珍:得州的鹰滩、得州和新墨西哥州交界处的二叠纪矿、横跨美国蒙大拿州和北达科他州以及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和马尼托巴省的巴肯页岩矿区。虽然两国法规不同,但美加两国在北纬49°上的国境线远远不如两国地底下的共享矿藏重要。

北美联盟

不只是美国在追求实现资源的自给自足,这是北美国家的共同目标。20年前签署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是希望有朝一日北美能形成类似欧盟的联盟,因此许多人也将此协定称为北美联盟。北美的资源整合起来时,北美的地缘政治重要性就会超过美国单打独斗。虽然俄罗斯和美国每年的天然气产量相当,但美国要进口超过半数的加拿大天然气。与此同时,美国也将天然气出口至南方电力紧张的墨西哥。2015年,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与美国贝莱德资本和第一储备公司签署协议,计划新建一条从美国通往墨西哥中部的天然气管道。最终,墨西哥的能源市场自由化将提高其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墨西哥也会加入美国和加拿大的阵营,成为欧亚的油气出口国。这也正是中国想要的:从北美进口更多的能源,同时绕开马六甲海峡这样的地缘政治咽喉。与金融危机之前的情况不同,现在中国资金投资北美能源市场要顺畅许多。北美地区应充分利用其在水平钻井和水力压裂法技术方面的优势,尤其是在亚洲国家赶上来之前:中国可采页岩气储量预计要比美国高出50%。

北美内部的稳定也要求更加成型的联盟。例如美国给其农场主提供的玉米种植补贴直接让墨西哥农民种植玉米无利可图,因此他们只好加入贩毒武装集团,这些贩毒武装集团自2007年以来已经令将近10万人丧生。2014年,美国南方部队司令官约翰·凯利(JohnKelly)将军透露,来自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和危地马拉等中美洲地区的毒品、武器和非法移民通过墨西哥流入美国,这已经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实质性”威胁。美国采取了拉铁丝网、边境线武装巡逻、无人机监视以及大规模遣返等措施,非法移民状况略有好转,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墨西哥经济的好转,许多非法移民其实是自愿离开美国回国发展。因此美国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帮助邻国接入能创造就业岗位和稳定社会、运行的供应链,那些被中国抢走的就业岗位会回到美国和墨西哥。

外国投资者已经开始对墨西哥加大投资。在2009~2014年间,德国、韩国和日本的汽车厂商就对墨西哥投入了190亿美元,墨西哥全国汽车产量因此翻了一番,突破300万辆的规模。墨西哥阿瓜斯卡连特斯州的汽车业就业人数超过了5万,俨然成了新的底特律。外国投资者来墨西哥不仅仅是看重这里低廉的劳动力价格,还希望享受墨西哥的自由贸易政策,由此其汽车产品能比美国制造的汽车更方便地进入巴西等重要市场。虽然美国和加拿大的某些汽车制造岗位转移到了墨西哥,但墨西哥也要求,外国汽车厂商至少要从北美供应商那里购买23的配件,其中就包括美国的大型供应商。在供应链世界,美国邻国的竞争力就是美国的竞争力。

因此加拿大、美国和墨西哥各城市应视彼此为天生的盟友。北美地区的贸易基本上是由20多对相互依赖的城市主导,包括纽约和多伦多、圣何塞和墨西哥城以及西雅图和蒙特利尔,这些城市之间的互动推动了汽车和航空以及电子和医药等行业的进步。即便是历史上存在暴力仇视的邻近城市也开始用合作来消弭仇恨。圣地亚哥和蒂华纳现在就将边境线视为障碍,认为它的存在导致了20亿美元的收入损失。现在的口号是“两个城市,一个地区”。圣地亚哥市的市长甚至在蒂华纳设立了办事处,双方计划着要建一座大桥将两地的机场连接起来,此外两个城市还打算联合申办2024年的奥运会。国境线上的犯罪活动、非法移民以及毒品走私大大减少,这不是因为两国加强了对边境的管控,而是因为国境线两边的投资和就业状况都有了明显改善。

随着越来越多的管道、水路、铁路以及电网等其他基础设施将北美经济中心连接在一起,美国应该将自己视为北美超级洲的核心。虽然在过去150年里,阿拉斯加一直远离美国本土,但现在除了北美高速公路网之外,瓦尔迪兹至麦克默里堡的铁路规划也已提上日程,此外还计划修建从北坡油田至加拿大的天然气管道,这两项工程势必会让阿拉斯加更加深入地融入地区能源和交通设施网,同时也有利于阿拉斯加增加对亚洲的油气出口。

北美的基础设施、经济、文化和战略融合趋势已经不可阻挡。加拿大石油和淡水资源丰富,但人口稀少;美国和墨西哥有4亿人口处于缺水状态,但市场极大。随着全球变暖,加拿大北极圈里的许多地方将可能解冻,因此有人预计加拿大的人口规模可能会在未来达到1亿(现在只有3000万),新增人口主要是亚洲人和拉美人,这些新居民将成为加拿大开垦荒地和开发石油必不可少的劳动力,许多新居民也将居住在环境日益宜人的北方地带。

极地冰帽的融化可能会催生出像格陵兰这样的新国家,尽管格陵兰冰原的融化是海平面上升的罪魁祸首。格陵兰将成为气候变化导致的第一个新生国家,格陵兰居民势必选择脱离其宗主国丹麦,凭借其丰富的铀矿和稀土矿成为北极圈的重要力量。格陵兰和加拿大的因纽特人存在亲缘关系,这说明格陵兰或许能从欧洲体系中分离出来,最终融入北美联盟。

1867年,时任美国国务卿威廉·苏厄德(WilliamSeward)从沙俄手中购买了阿拉斯加,当时他梦想能构筑一个统一的从格陵兰到圭亚那的联合半球,第二首都就设在墨西哥城。如果说美国在19世纪的“昭昭天命”果真变成现实,当然是通过融合而不是征服,苏厄德的梦想也不能说是异想天开。在“冷战”结束之后,曾担任过尼克松政府内政部部长的阿拉斯加州长沃尔特·希克尔(WalterHickel)建议在白令海峡底部修建80公里长的隧道,将阿拉斯加和俄国连接起来。25年之后,俄国铁路公司的总裁弗拉基米尔·雅库宁(VladimirYakunin)进一步提议,要修建从伦敦出发的超级铁路,经莫斯科和西伯利亚连至阿拉斯加,最终抵达纽约。当时俄国的财力无法承担这样的宏伟项目,但现在的中国可以。中国正提出全额出资修建一条长达1.3万公里的高速铁路(长度超过西伯利亚铁路),从中国东部出发,穿过西伯利亚,经一条200公里长的隧道(长度是英吉利海峡隧道的4倍),抵达阿拉斯加的费尔班克斯,然后继续南下,经加拿大接抵美国。对于想去加拿大温哥华的中国人而言,这无疑将是风景绝佳的铁路之旅。

专栏:南美联盟

南美洲也在经历着功能重构。自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者瓜分南美洲500年之后,南美洲这片“失落之洲”已经彻底摆脱了殖民主义的剥削、玻利维亚式的民族主义、革命式的社会主义以及反共极右主义。南美各国领导人不再扛着左派大旗打游击,也不再高呼打倒美帝国主义的口号,南美领导人正集中精力改革政府补贴政策、吸引外来投资并提高能源产量。正如北美洲一样,南美洲利用其富饶自然条件的最有效手段也是发展基于资源的地区主义。跨境基础设施投资正在横越南美最大的地理障碍:亚马孙雨林和安第斯山脉。两洋高速公路工程会把巴西的大西洋海岸与秘鲁的太平洋海岸相连(中国也将资助建设两洋铁路),这样巴西至中国的航运时间就可缩短一个星期。因此这条路也就有了奇特的外号:通往中国之路。现在秘鲁已经允许内陆国家玻利维亚在其太平洋海岸修建伊洛港,此外还计划在安第斯山脉修建隧道,由此阿根廷货物就可快速运抵智利港口,出口至太平洋国家。升级后的泛美洲高速公路将纵贯南北,从哥伦比亚的达连地堑直抵阿根廷的火地岛。正在兴起的“和平大拉美”地区甚至将拥有自己的全洲议会和类似欧盟的超国家组织:南美国家联盟。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小农女种田忙  穿越梦境  守城使  蜜宠霸爱:厉少,你失宠了  人在航海,开局艾尔沃特海战  前妻别跑:偏执慕总放肆宠  凰谋天下  重生九零之神医商女  沈再云夏顾雪重生鉴宝  重生:影后夫妇疯狂撒狗粮  她切回满级大号了  夫人,总裁他罪不至死  面对秋阳  婚心动魄:我的神秘大boss  神王殿  盗墓笔记之尘封的记忆  世家三代录  重生年代:胖厨娘的红火小日子  市场·情场·官场  天才萌宝:爹地超宠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好书推荐:三个儿子无人养老,重生家产全给女儿我的徒弟不对劲小师妹别躺了宗门要没啦不抢钱,我怎么修仙?你好,我的1979仙鼎奇缘官妻:我本布衣,美人扶助进省委宦海红颜香两小无猜(校园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三个儿子无人养老,重生家产全给女儿隔壁机长大叔是饿狼

最新标签